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-期刊文獻-中緬報導-10606-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
會員登錄
帳   號
密   碼
驗證碼
 
註冊
行事曆
< 2024-05-18 >
Sun Mon Ten Wed Thu Fri Sat
      1 2 3 4
5 6 7 8 9 10 11
12 13 14 15 16 17 18
19 20 21 22 23 24 25
26 27 28 29 30 31  
領導獻詞
首頁期刊文獻
10606
分享到:
本期推介傑出緬僑~李耀群先生
作者:張明暉

 傑出緬僑~李耀群先生

本會自創會50周年起,於「中緬報導」推出「傑出緬僑事蹟」介紹,讓同僑共享榮耀。藉其創業成功的真實經歷與個案,以他們勤勞奮鬥及一分努力一分收獲的艱辛歷程,作為緬僑典範,以激勵後到的年輕同僑努力打拼的鬥志,開啟自己的事業前途,為社會國家做出貢獻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期推介傑出緬僑~李耀群先生

    緬甸僑生回國(台灣)升學史頁,起緣於民國43年,當時政府的僑教工作推行「南向政策」,招收南洋華僑子弟回台升學,其經費來源是「美援」項下支應;民國40年代有40餘位緬甸僑生,響應政府的南向政策,隻身回台灣升學,學成後各在不同崗位奉獻社會。   

  46年回台升學的李耀群學長,大學畢業選擇投入黨政機構,先後任職「中國青年反共救國團」及「中國國民黨」中央黨部,台中縣及市黨部、中區知識青年黨部,參與黨政事務推動長達四十年。 

  李耀群感慨指稱:緬甸僑生沒有顯赫家世,又無耀人學歷,能有機緣投入黨政事務,參與台灣從戒嚴時代制改為民主體制每一階段工作任務的開展,奉獻一己之力,有此際遇,尚復何憾。 

  的確,民國40年代緬甸僑生有機會回台升學,融入台灣的社會,受惠於政府「南向」的僑教政策,當年政府吸收南洋青年,以印尼、緬甸、越北及泰北地區的青少年為目標;民國43年緬甸僑生組成第一團,次(44)年再組第二團,這二團共有30位青少年申請回台,集體回台升學猶如「遊學團」,這些青少年回台升學多選擇「普通高中」,另有部份則就讀「師範學校」。 

  往後年度回台升學不再組團,而是個別申請回台,諸如林尚謙、李耀群是民國46年回台,先後就讀建國中學,再分別考上台灣大學歷史系;當年台灣的政經情勢,是兩岸軍事對峙年代,又面臨外匯短缺、財政赤字的問題,工商業並不發達,平均國民所得不及200美元,各種經濟條件遠不如緬甸,回台升學的緬甸僑生,必需承受遠離親人的煎熬,並忍受物質缺乏的苦難。 

  尤其民國47年台海引爆「八二三」炮戰,使台灣海峽緊張情勢升高,緬甸僑生回台升學的熱浪,進入冷卻期,一些親左僑社則戲稱回台灣是當「炮灰」;已回到台灣升學的數十位緬甸僑生,已無退路,只能咬緊牙關用功讀書,在美援提供「教育經費」的支持下,以完成大專學業為目標。 

  因為,40年代的台灣是資源貧脊,經濟發展需依賴「美援」資助,根據行政院美援會(經建會前身)統計,從民國40年到54年的十五年間,美國經援台灣的金額達15.2億美元,平均每年一億美元;經援項目包括麵粉、黃豆、牛油、花生、小麥等民生及醫療用品,此外,還有肥料、棉紗原料、機車零件、原油及「整廠輸出」等工業用品。 

  總之,那是靠美援度日子的年代,一直到民國54年,台灣的經濟發展已能「自給自足」,美國才停止對台經濟援助;而40年代緬甸僑生回台升學,多屬單槍匹馬,來到舉目無親的台灣,且是經濟條件艱困的環境,所幸政府在寒暑假提供短期打工機會,可掙取零用錢,可見當年回台升學的艱辛過程。 

  個性活潑的李耀群,於民國57年自台大歷史系畢業,即進入「救國團」工作,深入基層服務民眾,參與地方基礎建設,藉此自我磨練並建立一些人脈:民國74年奉調至中國國民黨任職,此時台灣的民主政治開始發芽,言論尺度放寬,黨外勢力逐漸放大,反對政府的學運活動日漸增多,此意謂黨務工作的推廣,將面臨更多的挑戰,尤其是各級選舉活動,黨工有輔選的重責大任。 

  李耀群進入國民黨黨務系統,參與輔選的扎根工作,最早是在北區知識青年黨部,從事新血黨員的培植計畫,之後轉任青年工作會第一室總幹事、台中縣及市黨部主任委員等職位,投入各種選戰的輔導事務,更是嚴酷的考驗;至民國85年,總統選舉制度改由民眾直選,國民黨候選人李登輝贏得大選勝利,此時李耀群以完成階段性任務為由,申請退休離開國民黨,脫離是非不清的政治圈,適時轉任教育機構,擔任朝陽科技大學主任秘書,及人事主任的工作。 

  但政治圈並未忘記李耀群這位戰將,民國88年宋楚瑜的親切召喚,李耀群重出江湖投效宋陣營,成為親民黨的志工,重做馮婦輔選宋競選大位;選情開高的宋楚瑜,以極小差距的票數,與總統大位擦肩而過,在宋陣營擔任志工六年之後,李耀群決定金盆洗手,二度退出政壇。 

  在政治圈打滾四十年,已過花甲之年的李耀群,掀起回學校進修意念,於民國95年進入中興大學國際研究所,攻讀碩士學位;以花甲之齡重披學生制服,與年輕學子相互切磋,不論閱讀或寫作的技能,難免會遭遇許多障礙,此時需有極大的毅力,才能避免半途而廢。 

  諸如撰寫論文報告,已非四十年前用筆書寫,而是用電腦打字,從未接觸電腦的李耀群,開始學習電腦用注音打字,一字一字敲打,完成其碩士論文著作,不假他人之手,印證其意志力確實超人一等;其碩士論文以「緬甸的民主化與袈裟革命之探討」為題,探討緬甸軍政府執政四十餘年來,實施鎖國及排外的社會主義政策,導致該國經濟嚴重衰退,人民生活苦不堪言,引發緬甸和尚參與流血革命,爭取民主制度的艱辛過程。 

  雖然李耀群離開緬甸已半個世紀,對緬甸軍政府的所作所為,及未來發展動向進行探討,碩士論文以此為題,可見李耀群對緬甸仍有許多掛念,不曾忘本;綜觀李耀群到台灣升學定居,今年已屆滿六十個年頭,期間經歷許多磨練,有機緣參與國家黨政事務的推動,跟隨台灣經濟發展同步成長,外表看起來是平凡的資歷,其實,過程及內涵並不單純。 

  回顧40年代回台灣升學的緬甸僑生,多能堅守崗位各展所長,如今已是耄耋之齡,有些移民他處,有些失聯不知去向;當年是青少年的李耀群學長,於民國46年回台灣就讀中學,今(106)年屆滿一甲子,進入職場有半個世紀的時間,是在黨政大染缸裡翻滾創造前程,緬甸僑生有此豐碩的資歷,恐怕是空前絕後的案例,故事的結尾總要給予一個「讚」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作者  張明暉 

 

 

訂閱電子報
網站名稱: 中華民國緬甸歸僑協會,網址:http://mroca.ezsino.org
會址: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75號7樓,

電話:02-8941-7794;02-2947-3133(15號1樓服務處)
E-mail:
mroca1081225@gmail.com
本平台所有訊息內容或服務,都是由該機構或相關單位所提供,著作權歸原提供者或權利人所有。
網站系統服務平台版權System Copyright © 自在交流股份有限公司 EzFree Interchange Co ., Ltd All Rights Reserved.
Tel: +886-2-26648311  E-mail:ez.change@msa.hinet.net;ezchange@hotmail.com;freeinterchange@gmail.com